过去两年重庆股票配资,楼市一个关键词:“催”。限购松绑、利率下调、补贴到位,各种花样轮番上阵。
可现实呢?该观望的还是观望,钱包捂得死死的,进场的寥寥无几。
于是,下半场国家准备动真格了,不再靠“喊口号”,而是直击楼市病灶。据业内预测,9月起,房地产至少有四大变化,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钱袋子。
① 从“救开发商”到“保老百姓”
前段时间的政策,多半是哪里有坑补哪里:房企没钱,就降利率;库存太多,就放开限购。
短期能解渴,但治不了根。接下来,政策方向彻底转向:保民生。
房企手上卖不掉的房子,政府可能直接回购做保障房,租给新市民、年轻人,既去库存,又稳民生;
土地供应收紧,谁要是拿了地却两三年不开工,直接收回;
烂尾楼纳入“白名单”,专项贷款直达项目,确保能交房,不让业主被套牢。
一句话:以后政策不再是帮房企活下去,而是让老百姓买得安心。
② 从“抢速度”到“拼质量”
过去开发商玩的是“快周转”,三个月开工,半年开盘,一年卖光。结果是:质量问题频出,业主投诉不断。
今年7月,住建部已经立规矩:
新房层高不能低于3米;
小区绿化率至少35%;
隔音、保温必须达标。
不达标?别想预售!有些城市甚至要求现房销售:看得见的房子,才能卖。
这意味着:劣质房企很快会被淘汰,真正能活下来的,都是拼品质的“硬核选手”。
③ 旧改进入快车道
新房市场逐渐见顶,下一个金矿就是——老旧小区改造。
9月起,城市更新进入2.0版本:
2000年以前的小区重点升级;
增停车位、装电梯、加社区食堂、托育中心;
打造“15分钟生活圈”。
过去靠拆迁一夜暴富的机会没了,未来拼的是谁能做社区运营。不会做配套、不会做服务的房企,十年内一定出局。
④ 从“一刀切”到“因城施策”
以前调控像大水漫灌,不管是一线还是四线,一刀切。未来则是:差异化。
一线核心区继续严防炒房;
三四线去库存城市,利率降、首付降、补贴加码;
房产税试点逐步扩大,税率最高或达1.2%,炒房客的空间会越来越窄。
楼市的本质,正在慢慢回归“住”的功能。
最后提醒:普通人要记住三点
未来楼市新规则下:
三四线远郊房、超高层、没配套的“三无盘”,能躲就躲;
核心区“更新红利房”,地铁盘、学区盘,抗跌力更强;
房子别贪多,未来可能“20套劣质房,不如1套好房”。
另外,房产投资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,大多数人很难做到赚钱那20%,别轻易加杠杆。与其把鸡蛋都放在楼市,不如多元分散:股票、基金、黄金、国债……都可以适当配置,风险更可控。
富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